双缸折弯机作为金属板材成形的核心设备,其强大的压力既是生产力的保障,也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安全、规范的操作是保障人员安全与设备长久运行的根本。以下关键事项务必牢记:
一、操作前:细致准备,筑牢安全防线
个人防护是底线: 操作前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眼镜(防止飞溅金属屑)、防割手套(保护手部)、紧身工作服(避免卷入),严禁佩戴手套操作控制面板按钮。
设备状态全面检:
油路与润滑: 检查液压油位是否在合理范围(通常在油标2/3处),油质是否清洁无浑浊;确认各润滑点(如导轨、滑块)已按规定加注润滑脂。
模具稳固性: 仔细检查上下模具(上模、下模/V型槽)的安装是否牢固可靠,无松动或裂纹。确认模具型号、角度与被加工板材的厚度、材质及所需折弯角度完全匹配。
行程与间隙: 手动测试滑块行程,确保无卡滞异响;检查上下模之间的间隙是否均匀且符合工艺要求。
电气安全: 查看急停按钮是否有效,各行程开关、安全光栅(如有)功能是否正常。
环境与工件确认: 清理工作台及周围区域,确保无油污、杂物、工具等障碍物。核对板材尺寸、厚度、材质,清除板材表面油污、硬物,避免混入超厚或超硬板材。
二、操作中:专注规范,控制风险
程序设定与试运行:
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或工艺卡设定折弯角度、下压深度、速度、后挡料位置等参数。严禁凭经验估算或随意调整关键参数。
进行空行程试运行数次,观察设备运行是否平稳,滑块动作是否到位,有无异常噪音或振动。
使用同材质废料进行试折弯,验证角度、尺寸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正式生产。
工件定位与送料:
确保板材在折弯过程中放置平稳,紧靠后挡料定位装置。对于长工件,需使用辅助支撑装置防止因自重下垂影响精度。
送料/取料时,双手必须完全离开模具区域。严禁在滑块下行或保压时调整工件位置或伸手进入危险区!5mm以上厚板或长工件,强烈建议两人协同操作。
专注操作,严禁分心:
操作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设备运行状态及工件位置,严禁与他人交谈、接打电话或做其他无关事项。
时刻留意异常信号:如异常噪音(尖锐摩擦声、撞击声)、剧烈振动、油温异常升高(建议超过60℃停机检查)、油路泄漏、异味等,一旦发现,立即按下急停按钮!
禁止代岗操作: 非经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的人员,严禁操作设备。
三、操作后与维护:善始善终,保障长效运行
规范停机: 完成工作后,将滑块停于下死点上方安全位置(通常为设备默认安全位置),关闭油泵电机,后切断设备总电源。
清洁与整理: 及时清理工作台、模具及周围区域的金属碎屑、油污、废料,保持设备及环境整洁。模具涂抹防锈油后妥善存放。
定期维护保养(关键):
液压油: 定期检测油质(建议每3-6个月取样化验),按设备手册规定周期(通常2000-4000小时)更换符合要求的液压油及滤芯。
润滑系统: 严格按照润滑图表要求,按时、按量对各润滑点(导轨、滑块、轴承等)加注牌号的润滑脂或润滑油。
紧固与检查: 定期检查并紧固各关键部位(如模具安装螺栓、油缸连接件、机架连接螺栓)的紧固件。检查液压管路、接头有无老化、渗漏。
精度校准: 定期(建议每半年或根据使用频率)对设备的折弯角度、后挡料定位精度进行检测和校准。
双缸折弯机安全操作无小事。每一次规范的操作,每一次细致的检查,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对设备的珍视。唯有将安全规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能驾驭其力量,在生产中守护安全底线,让这台强大的金属塑造者持续稳定地为生产保驾护航。
附:建议维护周期表
| 维护项目 |
建议周期 |
备注 |
| 液压油滤芯更换 |
每 3-6 个月 |
或根据油品检测结果 |
| 液压油更换 |
每 2000-4000 小时 |
严格按设备手册要求 |
| 导轨/滑块润滑 |
每班次或每日 |
按润滑点要求加注 |
| 关键部位紧固检查 |
每周 |
模具、油缸、机架螺栓等 |
| 设备清洁 |
每日 |
工作后清理 |
| 安全装置测试 |
每日开机前 |
急停、光栅(如有)等 |
| 精度校准 |
每半年 |
角度、后挡料定位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