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仍任重道远
  • 市场分析
  • 2018-05-29 10:46
  • 来源:中华工控网
  • 标签: 智能 制造 产业
  •   机器人小薇与主持人互动。

      数字、信息、知识作为新型的生产要素,不仅成为创造价值的重要源泉,也为传统生产要素赋予了新的动能。可以预见,未来的制造业将会越来越多地取决于新兴要素的投资比例。

      望海楼,观海河,望海楼下观海河,海楼千古,海河千古。

      汇智能,划未来,汇智能时划未来,智能无限,未来无限。

      零秒反应对对联,既能吟诗作赋,又能撒娇卖萌的机器人小薇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姚雪松的暖场主持,一开场就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博得阵阵掌声。

      5月17日,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制造论坛在天津举办。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瑞华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形成历史性的交汇期。以智能制造培育新动能,以新动能促进新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产业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近3年有明显成效

      数字、信息、知识作为新型的生产要素,不仅成为创造价值的重要源泉,也为传统生产要素赋予了新的动能。可以预见,未来的制造业将会越来越多地取决于新兴要素的投资比例。王瑞华说。

      近三年来,我国通过试点示范、标准体系建设、系统供应商的培育等举措,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在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王瑞华表示,目前,已建成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车间、智能工厂,形成新的模式。比如,服装、家居领域形成了面向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航天航空、汽车等领域形成了涵盖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业务的网络协同制造;工程机械等领域形成了远程运用的新模式。

      与此同时,智能制造还促进了整个供给能力的提升,国内一大批关键技术装备、软件实现了集成创新,同时构建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7项国家出境标准、74项国家标准已经颁布,90项已经得到了国家标准立项。

      王瑞华还表示,智能制造促进了新旧动能的加快转换。以工业机器人为例,近三年我国保持了产销两旺的高速增长态势,2017年达到13万台套,同比增长68.1%。增材制造行业规模也由2015年的55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00亿元,增速达到30%以上。与此同时,智能制造的发展还带动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制造业应用的落地。

      以天津为例,近年来天津一直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打造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内容、提升发展质量效益的关键举措。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张玉卓表示,2017年,天津滨海新区智能制造相关企业达到200多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80亿元,机器人、无人装备、大数据、语音识别等行业表现出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智能制造要回归三个问题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山强调,智能制造是一种生产方式,理解这种生产方式,要回归到三个问题:**个是制造什么产品,第二个是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制造,第三个是用什么生产方式制造。

      智能制造造什么?卢山提到,智能制造出现之前,生产的产品都是封闭单元,且还是传统产品,但是未来在加入传感器和操作系统的基础上,要把产品从一个单元变成系统。

      智能制造的工具是什么?卢山认为,未来人机共存是生产制造产品线上的新常态:人的比例可能会少一点,机器的比例多一点,机器拥有的是执行力,人拥有的是创造力。接下来,智能制造在工具层面要解决的就是人机之间的矛盾。

      智能制造怎么制造?在卢山看来,智能制造与传统制造的制造方式方法不同,传统制造模式下,会出现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一招鲜吃遍天的情况,但智能制造不是,智能制造需要每个工厂都要有自己的独特方法论,要把超级工匠的知识经验显影出来,再经过数字化、标准化、模块化,再封装、复用。

      卢山指出,实现这三个转变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不仅设备、控制等各层次要改变,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也要改变,只有一条主线是不变的,那就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数字化包括设备数字化、流程数字化、知识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网络化包括设备上云、业务上云和供应链协同;智能化包括数据智能、机器智能、协同智能和自主智能。而工业互联网可以助力三化的实现。

      工业互联网可以支撑智能制造的落地,解决从边缘计算到平台、到重构、到微服务各阶段的问题。换句话说,智能制造是生产目的,工业互联网是生产工具。卢山说。

      智能产业爆发期还未到来

      在智能制造产业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命题是,目前我国智能产业的产值仅占GDP总值的万分之1.8,要达到2020年核心智能产业总产值1500亿元的目标,意味着未来三年人工智能产业要有十倍以上增长。

      我国智能产业现阶段还处于孕育的阶段,产业的爆发期还远远没有到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预言,智能产业能够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源头的供给能力,将是生产力中的核心生产力。而这也同时意味着,智能产业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将远远超过计算机产业和互联网产业在过去几十年间对世界的改变,重构人类生活、生产、学习和思维方式。

      以此推之,动辄言及我国智能产业迎来爆发期还言之尚早。李德毅提出,智能产业和产品是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源头供给能力的时代需求。然而,涉及脑认知基础、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语言智能、知识工程以及机器人和智能系统等的前沿技术的智能产业和产品,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之前,还有待进一步探究其产业化路径。而当前,直面解决现实问题是新一轮人工智能的起点和落脚点。

      总结过去,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有许多不足。王瑞华同时指出,要想推动智能制造,对智能制造的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还需进一步加强。另外,目前供给服务能力明显存在短板,跨界人才比较缺乏,难以满足市场广泛大量的个性化需求。

      下一步要补短板、打基础、重应用,推动智能制造的国际合作再上新台阶。王瑞华强调。

    推荐文章
    相关资讯
    • 2018年1-6月中国挖掘机械市场销量分析
      中国挖掘机械市场总体情况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统计数据,2018年1-6月纳入分会统计的25家主机制造企业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1-6月销量120123台,同比涨幅超过50,市场持续高增长。平均吨位大幅提高,说明中、大挖市场占比提升。2018年1-6月销量接近2011年历史极值,创造历史同期第二高销量。国内挖掘机械市场分析1. 国内市场概况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统计数[详细]
    • 2018年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将达9 这些需求将爆发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2018年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确定性因素始终存在,美国政府美国优先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详细]
    • 2018工业安全大会隆重举行,推进行业智能化转型
        北京2018年5月21日电 - 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工业互联网的提出,工控系统正逐渐由封闭、孤立的系统转化为开放互联的系统。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工业生产活动不断渗透,工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对工业运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已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成为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工业安全大会现场2018工业安全大[详细]
    • 二战时日本的工业有多发达,为何很多工业品严重依赖进口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在这场钢铁的碰撞中,人们看到了日本工业的强大,日本的海军和美国打的不分伯仲,日军甚至一度占到了上风。不过在陆地上,和世界的钢铁巨舰相比,日本陆军装备显得非常寒酸,日本的三八大盖和薄皮小坦克让人们看到了日本工业的虚弱。所以人们对日本的工业争议很大。那么二战时的日本工业有多发达?作为世界第五大工业国,日本工业能力是比较强的,一个能造出一[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