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创新应从商业模式和产品上着手
  • 市场分析
  • 2015-09-01 17:07
  • 来源:中国剪板机网
  • 标签:
  •   “从组件成本来说,未来还有50%的降低空间。而企业也可以进一步优化光伏系统、提升组件的转换效率。”8月24日,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在2015年第十届Asiasolar亚洲太阳能光伏会议上表示,无论是从技术还是政策上,中国的光伏产业人士都可做更多的思考。再加上各方推动,电池产品的成本降低将会在短期内实现。而其他与会者也表示,光伏行业的商业模式和政策都可再做突破,国内实现平价上网指日可待。

      政策及产业需要创新

      李振国在谈及国家政策的创新时认为,“在这方面,德国也走在了前列,今年德国30%的电力供应来自光伏发电。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提升到50%。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的很多引导性政策都支持了光伏行业的发展,前段时间出台的微网试点,就是很重要的一项创新政策。”他表示,“领跑者计划”也有效促进了产业升级。

      光伏行业研究专家王斯成则说道,政府与光伏企业应各自做好本职工作。比如在“弃光”、“弃风”问题上,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对应措施;而“领跑者”计划也是政府的另一个创新思路。但从政府层面看,也不能直接干预。而且,有些部门可能希望增加补贴和减少限电,但实际上管不到这么多领域,“这还需要多个部门的不断协调沟通才能达成。而且大家也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光伏和新能源市场就这么大,大家如果一味都挤进来,肯定会出现电力过剩的问题,企业的风险自然也比较高。”

      不久前,德国当地就出现了光伏电力无处可发的现象。有报道称,过去十年,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了将近五倍,但与之配套的输电和储电设施却未建设到位。

      不得已之下,德国过剩的电量输往相邻的波兰和捷克,这两个国家为输入德国电力投入了将近1.8亿美元用于改善电网。奥地利的交易商也曾向其他国家销售德国电力赚取溢价,不过随着欧洲监管机构对这一市场监管的加强,他们的这种行为已被阻止。

      企业自主创新*为关键

      “作为制造企业,*为重要的是朝着降低度电成本的方向努力,这离不开创新。”李振国认为,未来有四个方法可降低成本:首先是制造成本的降低。从组件角度来讲,未来还会有50%降成本空间。其次,企业需要提升转换效率,降低系统成本。同时,也要注重产品的可靠性。80年代初的欧美兆瓦级光伏电站运营到现在,衰减仅仅10%左右。而我们现在的电站,是不是在寻求低成本的同时牺牲了可靠性?所以作为制造型企业来说,我们要注重提升电站的可靠性。”李振国还表示,系统优化也需引起重视。通过增加10%的成本使用双轴追日系统,可使电力输出增加约30%。而上述四个方法使用得当的话,3-5年后系统单瓦造价将大幅度下降,可靠性和电力输出也会得以提高,*终电力的度电成本很有可能是目前的一半。此外,利率的下行趋势,也将加快这个速度,5年后,不是用电侧的平价,而是发电侧的平价。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总裁熊海波认为,企业高层也应该着眼于“管理创新”。他表示,此前运营状况不错的尚德电力,之所以经历了低潮甚至破产重组,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管理的松懈。

      “之前的尚德电力里面,集团、事业部和子公司都有采购权利,大家都各管一摊。公司大了以后,这种管理难免会出现灰色地带,也就会出各种问题,这是管理的漏洞。长期以往,本来有好习惯的,都会被改变,*后你自己都无法选择。虽然企业给了你机会,但市场竞争的残酷*终会被复杂而无节制的管理所影响。”

      他说,自己在尚德工作了多年,对于尚德的过去较了解,所以在近半年来着重对企业的管理作了重新梳理和改革,“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肯定是利好的。”

      协鑫集成执行总裁邹西原则从产业创新的多个维度做了分析。“创新分为商业模式的创新、产品的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上,协鑫集成希望涉及整个发电系统的设计优化、产品集成、融资保险以及运维服务的一体化、差异化,并基于前人的努力,再做一些改进。”在产品上,国内光伏企业不少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做的更新,但拥有真正专利的不算多。“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在IT行业中,有人发明了3G网络,依靠这一个发明,个别公司就可有十年的专利付费收益。再比如说,京瓷公司有一种电池专利,谁要使用,都要给京瓷公司专利费。”其所说的京瓷电池专利,即“三栅电极”技术,该公司于2012年3月在日本国内取得技术专利权,这种技术通过优化电极的数量、宽度和配置以减少电阻,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

      “一家公司只要对于未来的方向和技术把握得当,并做更多探索与革新,必然会获得应有的回报。”邹西原表示。 

    相关资讯
    • 2018年1-6月中国挖掘机械市场销量分析
      中国挖掘机械市场总体情况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统计数据,2018年1-6月纳入分会统计的25家主机制造企业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1-6月销量120123台,同比涨幅超过50,市场持续高增长。平均吨位大幅提高,说明中、大挖市场占比提升。2018年1-6月销量接近2011年历史极值,创造历史同期第二高销量。国内挖掘机械市场分析1. 国内市场概况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统计数[详细]
    • 2018年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将达9 这些需求将爆发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2018年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确定性因素始终存在,美国政府美国优先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详细]
    • 2018工业安全大会隆重举行,推进行业智能化转型
        北京2018年5月21日电 - 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工业互联网的提出,工控系统正逐渐由封闭、孤立的系统转化为开放互联的系统。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工业生产活动不断渗透,工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对工业运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已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成为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工业安全大会现场2018工业安全大[详细]
    • 二战时日本的工业有多发达,为何很多工业品严重依赖进口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在这场钢铁的碰撞中,人们看到了日本工业的强大,日本的海军和美国打的不分伯仲,日军甚至一度占到了上风。不过在陆地上,和世界的钢铁巨舰相比,日本陆军装备显得非常寒酸,日本的三八大盖和薄皮小坦克让人们看到了日本工业的虚弱。所以人们对日本的工业争议很大。那么二战时的日本工业有多发达?作为世界第五大工业国,日本工业能力是比较强的,一个能造出一[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