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成本高 风电技术亟需全面升级
  • 市场分析
  • 2015-08-28 16:15
  • 来源:中国剪板机网
  • 标签:
  •   在能源结构调整迫在眉睫、气候变化压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我国风能开发利用对于持续不断地向国家提供清洁无污染能源、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中国风电开发及技术发展趋势”沙龙上,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主任科学家、龙源电力原总工程师、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理事长杨校生指出,风电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电源,对传统的电力行业、传统的能源产业、利益结构、体制机制等上层建筑以及传统观念构成了冲击,意味着风电发展要遇到瓶颈,需要探索风电在技术上新的发展理念。

      风电规划目标难以完成

      根据预计,我国还要经历十年时间才能达到能源消费峰值,未来十年我国能源消费量还将逐年递增。其中,风能作为可再生、无污染、能量大、前景广的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的战略选择。杨校生介绍,2014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1.146亿千瓦,其中新增装机容量23.2万千瓦,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45%。

      2014年,我国风电上网电量1550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2.78%,预计到2050年,风电要满足全国17%的电力需求。目前,我国陆上风电50米高度,技术开发量达20亿千瓦,技术开发面积57万平方公里;陆上风电70米高度,技术开发量达26亿千瓦,技术开发面积71万平方公里;陆上风电100米高度,技术开发量达34亿千瓦,技术开发面积95万平方公里。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累计并网风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900亿千瓦时。其中,海上风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基本形成完整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到2020年,我国累计并网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年发电量超过3900亿千瓦时。其中,海上风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风电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电源。但截至2014年底,我国仅建成海上风电装机容量40多万千瓦,与2015年年底500万千瓦的目标相距甚远,预计很难完成。

      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曾指出,我国风电面临的现状,一是弃风限电导致风电开发商损失严重;二是可再生能源附加资金下发严重滞后,风电企业现金流紧张;三是清洁发展机制业务收益严重收缩,甚至有出现坏账的风险。

      海上风电处于高成本阶段

      杨校生认为,我国“十二五”海上风电发展500万千瓦的装机计划无法完成,说明国家管理层低估了海上风电发展的难度,虽然目前海上风电市场随着电价的确立已拉开帷幕,政府和相关机构持乐观态度,但海上风电开发难度比陆上更大,涉及的层面更广,成本更高,对机组的要求相对增加。

      但是,风电作为清洁能源,是重要的发展方向,而海上风电更是大有潜力可挖。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海上风电项目累计装机容量达65.79万千瓦,位列世界第五,占全国风电装机总容量的0.58%。其中,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61台,容量达到22.93万千瓦,相比2013年3.9万千瓦的新增装机,增长了487.9%。其中,潮间带新增装机容量为13万千瓦,占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总量的56.69%。

      实际上,我国海上风电不论是技术方面,还是在政策和管理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海上风电始终处于高成本阶段,成为制约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介绍,目前风电分为直驱式机组和双馈式机组两种技术路线,并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不过,技术都是在动态变化的,两种技术路线的优缺点是相对的,在较长一个时期内,两种技术仍将并行,双馈技术虽然占据市场主导,但直驱技术已经显现出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的趋势,未来市场格局会不会出现颠覆性变化,目前还难以断言。

      尽管如此,我国沿海各地已经开展海上风电规划,但都不完善,主要因为涉及海洋、渔业、能源、国防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对发展海上风电的认识不一,各地相关职能部门实际执行管理标准不一,风电场规划与海洋功能区划、海岸线开发规划、国防用海规划等协调难度大,海上风电进展缓慢。

      风电技术必须全面升级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智能制造是未来中国制造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智能化、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等理念迅速被引入到风电机组设计制造、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风电行业势必要不断创新,进行技术全面升级,市场发展前景才将更为广阔。

      杨校生认为,目前,没有两个风况完全相同的风场,也没有两个风况完全相同的机位,制造商将风电机组设计成诸如一类、二类一些等级,为不同风场所选择,但一般不会为某个风场或机位专门设计机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计成本的下降,我国一些主机制造商开始推出专门设计的理念,其中真正的专门设计有待于技术进步到较为完善的阶段,可以以很小的代价实现设计更改和小规模生产。

      我国未来风电技术未来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风电机组设计和工艺的改进,性能和可靠性提高,加上塔架高度增加以及风场选址评估方法的改进等,未来将增大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

      二是提高叶轮的捕风能力,主要体现在叶轮直径增大,单位千瓦扫掠面积提高。

      三是提高风能转换效率,使风机叶轮转换效率从0.42接近0.5。

      四是风力发电面临各种极端天气条件,风电场机组布置分散,到达性差,维护不变,机组质量问题带来双重损失,不仅降低了设备的可利用率,还浪费了风资源,损失了发电量,因此要求提高风电机组及部件质量。

      五是风电机组大型化受到道路如隧道高度的限制,需要重型拖车和安全驾驶,增强机组运输和安装便捷性。

      六是风电机组工作环境面临高温、高湿、高海拔、盐雾、风沙、低温等,并抵抗台风、沙尘暴、雷电、冰冻、海上浮冰等灾害性气候,需要增强机组环境适应性。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结合,未来智慧风场将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以配电网为基础,以接入可再生能源为主,实现信息技术与能源基础设施融合,通过EMS对分布式能源基础设施实施广域优化协调控制,实现冷、热、气、水、电等多种能源优化互补,提高用能效率的智能能源管控系统。 

    相关资讯
    • 2018年1-6月中国挖掘机械市场销量分析
      中国挖掘机械市场总体情况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统计数据,2018年1-6月纳入分会统计的25家主机制造企业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1-6月销量120123台,同比涨幅超过50,市场持续高增长。平均吨位大幅提高,说明中、大挖市场占比提升。2018年1-6月销量接近2011年历史极值,创造历史同期第二高销量。国内挖掘机械市场分析1. 国内市场概况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统计数[详细]
    • 2018年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将达9 这些需求将爆发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2018年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确定性因素始终存在,美国政府美国优先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详细]
    • 2018工业安全大会隆重举行,推进行业智能化转型
        北京2018年5月21日电 - 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工业互联网的提出,工控系统正逐渐由封闭、孤立的系统转化为开放互联的系统。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工业生产活动不断渗透,工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对工业运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已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成为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工业安全大会现场2018工业安全大[详细]
    • 二战时日本的工业有多发达,为何很多工业品严重依赖进口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在这场钢铁的碰撞中,人们看到了日本工业的强大,日本的海军和美国打的不分伯仲,日军甚至一度占到了上风。不过在陆地上,和世界的钢铁巨舰相比,日本陆军装备显得非常寒酸,日本的三八大盖和薄皮小坦克让人们看到了日本工业的虚弱。所以人们对日本的工业争议很大。那么二战时的日本工业有多发达?作为世界第五大工业国,日本工业能力是比较强的,一个能造出一[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