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钢企如何“过冬”
  • 市场分析
  • 2015-06-05 11:13
  • 来源:中国剪板机网
  • 标签:
  •   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中国钢铁业的漫漫寒冬却远未结束。

      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6月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5月份钢铁行业采购经理指数回落5.8个百分点至42.4%,创近16个月新低,并已连续14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而中钢协的统计显示,一季度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亏损9.87亿元,亏损率达49.50%;4月末,CSPI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73.19点,环比下降2.24点,降幅为2.97%。

      在国内需求不振、环保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走出去”似乎成为众多钢铁企业的选择。1~4月,我国钢材出口增速高达32.7%。然而这条路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由于量大招“风”,钢铁企业又陷入了反倾销的围堵。

      仅今年5月,就先后有欧盟、加拿大、秘鲁、墨西哥、巴西和土耳其等国家或地区对我国钢材出口提起或计划提起反倾销调查。另有消息称,美国企业也于4月提交了对我国冷轧板卷反倾销的投诉材料,但由于损害数据等材料需要补充,其将在6月重新提交材料。韩国日前同意终止一项对由7家中国钢铁企业生产的钢梁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也是以中国这几家钢铁企业自愿提高价格为代价。

      面对内忧外困的局面,中国钢企如何突围?如何在阵痛中找到出路?很多业内人士都在思索。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就曾强调,中国钢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只有优化产品结构,把国内生产的大量粗钢转化成优钢、特钢,在此基础上再削减产能才是有意义的,这才是中国钢企的出路。

      然而无论是转型还是调结构,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过程以及大量资金的支撑。如果说国有钢铁企业在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下逐渐向国际水平靠拢或还可实现,那么民营钢铁企业的处境则更加令人堪忧。在当前内需明显不足、出口压力倍增、库存高企、成本支撑有限等利空因素仍充斥着钢材市场,钢市供需矛盾并未得到缓解的背景下,中国钢铁企业更想知道,“我们现在怎么办?”

      事实上,破解上述难题,关键还是要解决需求的问题。从国内市场来看,目前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钢材使用。比如近期在“一带一路”助推下有多个项目相继签订,国家发改委集中批复基建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试点落地以及有望于6月出台的《钢铁工业转型升级计划》,这些都将对钢铁行业产生利好。再看国外市场。随着国务院总理***出访拉丁美洲,中拉经贸合作将迎来发展新机遇,拉丁美洲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非常紧迫,这对于钢材消费量的增长都是有利条件。与此同时,随着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释放,以及全球雁阵产业梯度转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了全球钢铁消费的新增长点。

      机遇已摆在那里,关键是国内钢铁企业如何抓住机遇。这就要求钢铁企业一方面把握市场规律,增强产品竞争力,包括改变环保理念、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等;另一方面依托国家政策,寻求优质合作项目和合作伙伴,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出海”。 

    相关资讯
    • 2018年1-6月中国挖掘机械市场销量分析
      中国挖掘机械市场总体情况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统计数据,2018年1-6月纳入分会统计的25家主机制造企业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1-6月销量120123台,同比涨幅超过50,市场持续高增长。平均吨位大幅提高,说明中、大挖市场占比提升。2018年1-6月销量接近2011年历史极值,创造历史同期第二高销量。国内挖掘机械市场分析1. 国内市场概况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统计数[详细]
    • 2018年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将达9 这些需求将爆发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2018年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确定性因素始终存在,美国政府美国优先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详细]
    • 2018工业安全大会隆重举行,推进行业智能化转型
        北京2018年5月21日电 - 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工业互联网的提出,工控系统正逐渐由封闭、孤立的系统转化为开放互联的系统。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工业生产活动不断渗透,工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对工业运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已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成为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工业安全大会现场2018工业安全大[详细]
    • 二战时日本的工业有多发达,为何很多工业品严重依赖进口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在这场钢铁的碰撞中,人们看到了日本工业的强大,日本的海军和美国打的不分伯仲,日军甚至一度占到了上风。不过在陆地上,和世界的钢铁巨舰相比,日本陆军装备显得非常寒酸,日本的三八大盖和薄皮小坦克让人们看到了日本工业的虚弱。所以人们对日本的工业争议很大。那么二战时的日本工业有多发达?作为世界第五大工业国,日本工业能力是比较强的,一个能造出一[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