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机床该如何打赢技术创新之战?
  • 市场分析
  • 2013-11-22 08:33
  • 来源:中国剪板机网
  • 标签:
  •   有人说,以低成本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的方式降低成本,这将成为未来全球竞争的核心。这一方法理论,无疑也适合转型升级期的中国

      然而市场的竞争是残酷的,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势下,加之近年来随着外企品牌往低端市场的渗透,市场空间逐渐被挤压,而现实也要求机床行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往中高端挺进。

      既然目标已经确定,那么剩下的便是如何做?中国机床企业能否会真正成为***的企业?

      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过去常常被用低端混战、高端失守来形容。然而这样的局面确实情非得已,因为中国真正产生市场化的企业,历史不过2030年,与世界动辄百年的老店相比,要学的东西很多,技术只是其中一项。

      但这也并非就没有胜算,这点可以从家电行业看出。

      家电行业,过去一度也是国外品牌长期盘踞高端市场与中端市场,国内品牌只能在低端混战,搅稀稠。但过了十几年,而今的家电行业已经称霸全球。即便是在国内市场,家电行业销量的冠军、亚军都是国产品牌,国产品牌已经逐渐向中高端市场渗透,洋品牌也不得不转过身来经营低端市场。

      同样现在可以深刻感觉的一点是,在中国机床工具行业领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主要的竞争,是中国企业不断从低端往高端走,跨国公司不断从高端往下渗透,他们将在终端市场短兵相见,决定成败的因数将是性价比。

      需要提及的是,不只是在中国市场,被中国制造宠坏了的全球消费者也是把性价比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此,虽然现在一些外资品牌机床企业不会明明白白地表明其价格优势,在各种场合仍是不断突出其技术上的含金量,但从各种展会上,公开将价格张贴到机床产品上的做法,就可以窥见一二。

      但要强调的是,价格优势的前提是性能相差无几,毕竟性价比放在**位的还是性能。而对于部分客户过去给国产机床打的廉价劣质的印象分,只能怨其不争。

      正如之前所说,对手是百年修行,而自身才出道不到30年,强弱有其先天因素。过去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就是因为对手太强大,自己太弱小,于是要攻其不备。

      而对于在行业中自我感觉良好的企业,市场上*容易突破的地方当然是利润*低的领域,生存壮大形成规模优势后,调动后续资源的实力会有增大,闪转腾挪的空间也会扩大,这才具备向中高端产品进攻的根据地。

      无疑,中国机床行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实力,需要的是发挥出后发实力,在中端市场与对手正面交战。

      正面交战

      无论是廉价论也好,价格优势也罢,不可否认,中国目前甚至未来短时间内,*大的资源优势仍是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当然,随着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发展,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也在逐渐从生产线上的简单劳动力提升为工程师、设计、管理等人才,而这正是中国制造第二阶段优势的源泉。

      我们知道,正面交战的战场不会给对手过多的时间喘息一样,国产机床要在转型升级中赢得胜利,*重要的是在倒逼的时间中快速获得性能上的提升。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自主创新,而原创力的不足并非一日之功可以弥补。那么在资源、能力有限,对手强大的前提下,怎样的道路能做到以弱制强。

      联想的柳传志曾说,联想也有过毛巾里拧水的发展历程。因为这样的创新是迫不得已的:先把经历集中在*容易切入的产品层面的技术创新,换来急需的市场和利润,等积累好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才有逐步向核心技术靠近的本钱;但这样的创新,更应该是主动的:中国企业进步较晚,跟在别人后面跑,总免不了要吃一些土,好处是在艰苦的条件下更能练出绝活,加上**的决心,就有**的能力。

      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相比于目前在业界赫赫有名的世界品牌机床企业而言,国内机床企业无疑是穷人出生的孩子,而穷人的创新之道,就是成本创新,用综合*低的价格,做*完善的交易。

      正如温州人节衣缩食般的创业精神,才促使了温州成为中国致富人的群居地。而中国机床行业在低端市场价格厮杀中存活下来的经历,或许有助于其在中端市场正面交战的厮杀。

      需要强调的是,这场战役无疑会是非常惨烈和艰辛的,中国家电行业从*初的2万3万家,*终整合,留下来的不过百家,在市场上品牌能被大家耳熟能详的不过10家。

      机床行业也是一样,能成为***的企业的数量一定是寥寥无几,这场战役不仅是与对手博弈的过程,也是行业自身整合的一个历程。

      一个机床制造企业老总曾私下坦言,不经历血淋淋的优胜劣汰,行业难言有真正的市场竞争力。

      除了我们有在低端市场红海战斗过的优势,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中国无疑是全球*具成长性的大市场。可以预言的是,只要做成中国**,就有可能成为全球**。

      但要在全球市场长期站稳脚跟,成本**或许只能是初期策略,而不是长期坚持的原则。或许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不少机床行业在加强自身修炼的过程中,也把并购国外机床品牌放在了工作日程当中。

      其中,快速提升技术含量是其中一个考量。而记者在与多家有过并购经历的企业采访中获悉,除了看重对方的技术,海外并购的其他目标也非常明确,比如目标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品牌的知名度如何?有没有对技术持续开发的能力?出售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是否建立了销售体系,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上?

      如果说做到市场全国**,就有可能成为世界**,但要真正成为***的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视野来看待问题。因此,说并购是借船出海也好,说是获得核心技术也罢,至少在方式上做到了创新突破。

      但要说的是,创新将是一个持续的历史进程,而不是短暂的偶然事件,对中国企业来说,*怕的就是头脑发热,将长跑当成了短跑,所以中国机床制造企业,任重而道远。 

    相关资讯
    • 2018年1-6月中国挖掘机械市场销量分析
      中国挖掘机械市场总体情况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统计数据,2018年1-6月纳入分会统计的25家主机制造企业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1-6月销量120123台,同比涨幅超过50,市场持续高增长。平均吨位大幅提高,说明中、大挖市场占比提升。2018年1-6月销量接近2011年历史极值,创造历史同期第二高销量。国内挖掘机械市场分析1. 国内市场概况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统计数[详细]
    • 2018年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将达9 这些需求将爆发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2018年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确定性因素始终存在,美国政府美国优先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详细]
    • 2018工业安全大会隆重举行,推进行业智能化转型
        北京2018年5月21日电 - 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工业互联网的提出,工控系统正逐渐由封闭、孤立的系统转化为开放互联的系统。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工业生产活动不断渗透,工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对工业运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已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成为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工业安全大会现场2018工业安全大[详细]
    • 二战时日本的工业有多发达,为何很多工业品严重依赖进口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在这场钢铁的碰撞中,人们看到了日本工业的强大,日本的海军和美国打的不分伯仲,日军甚至一度占到了上风。不过在陆地上,和世界的钢铁巨舰相比,日本陆军装备显得非常寒酸,日本的三八大盖和薄皮小坦克让人们看到了日本工业的虚弱。所以人们对日本的工业争议很大。那么二战时的日本工业有多发达?作为世界第五大工业国,日本工业能力是比较强的,一个能造出一[详细]
    下一篇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