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端数控机床转型成行业共识
  • 行情动态
  • 2013-11-18 10:44
  • 来源:中国剪板机网
  • 标签:
  •   大而不强,这个词相信只要了解机械行业的读者都不会陌生。的确,在记者报道机械行业的过程中,这一个词也在各种会议场合被不同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反复提及。

      而机床更是其重灾区。原因无他,因为机床是装备行业的母机,其他诸如重机、汽车行业等竞争力不强都可以把鞭子抽到机床装备上,曰:“装备不行,所以影响发挥。”

      当然在记者看来,这显然不能成立,毕竟众所周知过去汽车行业配备的可都是一水的国外品牌的机床产品。

      当然,这并不足以掩饰我国机床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毕竟每年机床进口金额一直高企不下,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高端之殇

      一个企业负责人曾跟记者说过,在鉴定一个国家的机械工业是否强大时,人们都比较在乎几个方面的表现。比如是否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否具备较强的重大装备技术能力;是否具有较高的高端装备占有率,其主流技术装备品种质量是否处于世界**地位。

      没错,按照这个评判标准,机床行业确实差距不小,尤其让业内人士底气不足的是高端机床市场,一直难得有让人振奋的消息。

      由于“工业之母”——数控机床的不争,使得我国在制造许多高端产品方面做不到完全自主。高效的汽车引擎、飞机发动机涡轮盘、飞机机身、核电站构件、高速列车头等等,都不同程度地依赖国外的机床。

      例如加工发动机的叶片,必须极其精确以确保它在高温高压下正常工作,叶片又呈现复杂的曲面,必须要高速、超精密和功率强大的五轴联动机床来加工。核电、燃气轮机的叶片也是这样。

      电子工业等领域需要的高精度透镜,还有导弹导引头的加工,也需要超精密的五轴联动机床;飞机腹板和机翼需要超高转速的机床;大型飞机和核电站构件需要大型压力机;航空航天所需的复合材料制造需要铺丝机……一切中国制造业相对较弱的领域,机床加工能力不足都是*关键的障碍。

      而面对这些,国产高端数控机床明显“中气不足”。不过需要声明的是,记者这里的意思不是单台高端机床的缺乏,而是缺少一大批高端机床产业化、市场化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当然现在这种说法需要提出一个注解,济南二机床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7月11日,济南二机床宣布继2011年囊括福特汽车美国堪萨斯和底特律两个工厂,全部5条大型冲压生产线订单之后,公司再次赢得福特汽车美国肯塔基工厂大型冲压线项目。

      据悉,此前该工厂一直使用两条德国制造的冲压生产线。而这一次,福特公司选择了中国制造。

      从事机床行业的人都了解,汽车市场对于金属切削机床的意义。根据多年的历史经验,一般国产的金属切削机床有近一半是供给汽车行业的。但可悲的是,国产机床产业却很少能进入发动机生产线等关键领域。在中国的整车厂,四大工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所需装备大部分需要进口。

      分析济南二机床的成功经验,我们不难发现,其之所以在国际市场能为国产机床争光,与其在国内汽车市场的成功配套不无关系。毕竟济南二机床在国内汽车数控冲压设备领域占有行业80%以上的市场份额。

      我们也很清楚,中国的汽车行业很多龙头企业都有合资的背景,这也为济南二机床走出去奠定了基础,让国外汽车巨头可以放心采购其产品。

      近年来国家给予了机床行业很多的鼓励政策,扶植国内机床企业在高端市场上发力。比如根据“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规划,到2020年,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制造所需要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80%左右将立足国内。

      那么这些责任的主要承担者是谁?答案无疑是各子行业排头兵企业。而这些也大多是重大专项政策的受益者。

      当然,通过近年的重大转型成果展示,我们确实看到了一大批优秀成果的出现,其单个技术指标也可圈可点。惟一让人遗憾的就是市场化、产业化不够,换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量不够。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其中反映较多的就是,中小客户用不起,而大型企业又不敢用。

      前者很好理解,由于高档数控机床产品造价不菲,价格虽然比进口同类产品有优势,但单纯就高价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没有办法,我们这台机床关键零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成本本身就很高。”某企业人士告诉记者。

      “但是即使是*简单的零件,一旦要用在精密机床上,都必须达到一定的精密程度。数控机床所需要的功能零部件,比如轴承、摆头还有光栅,国内都难以造出一流水准的产品。因此对于这些客户往往都会限制品牌配置。”

      而*常见的丝杠、导轨、刀具等部件也都没有改善,这对于致力于打造高端数控机床的中国企业来说,这些成本都无可奈何。

      “实际上自去年以来,国内机械工业需求增长呈现放缓趋势,不少触觉灵敏的机床企业已经感受到。”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表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工业化初期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期即将过去,各行业对装备水平、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中国高端数控机床市场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在这种氛围下,转型升级已成为共识。接下来的就是各家如何转,往哪个方向转,如何被用户任何的实际操作难题。

      埋怨用户的不采用是*不理智的行为。毕竟用户是上帝啊,那有用户错的。那么剩下来只是如何争取机会的问题。

      重点项目或许是各企业高端产品的首要推荐场所,因为其示范效益明显。但竞争多,门槛高也是不争的事实。

      为此,有些企业在前期就对招标企业提出了把机床产品放到工厂免费试用的点子,为此以获得客户的信任。

      但这也仅仅是点对点的招数,要在业界引起反响,*好的或许是提供整条生产线的方案,但这与单机供给的难度而言,显然不是在一个等级上了。后者需要企业全方位能力的提升。因此这也是之所以行业重点企业需要担其高端国产机床产业首任的重要原因。

      不过,对于国内机床企业而言,一个利好的消息就是,近年来国家在重大建设项目招标采购等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提高国产化水平。规定相关产品的国产化率必须达到一定指标,才能参与重大建设项目投标、并享受进口部件退税优惠。

      不过,就像我们常说的,上有政策,下游对策。

      

    相关资讯
    • 小型土方施工商机广阔 微挖创富正当其时
      2018年上半年挖掘机销量数据新鲜出炉,25家主机制造企业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12万余台,同比增长60,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中,6吨以下的微型挖掘机销量达到2.89万台,占总销量24。随着新型城镇化以及农田水利建设等领域小型土方工程量的不断增长,微挖正迎来日益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国家大力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而现阶段的城市建设,正逐步由“大拆大建&rdquo[详细]
    • 亿美博与三一集团签约“工程机械数字液压应用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7月5日,北京亿美博科技有限公司与三一集团在北京长城饭店成功举行“工程机械数字液压应用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此举不仅展示了亿美博赋能中国工程机械液压技术升级与变革的技术实力,也彰显了三一集团打造共享包容平台、有效利用“外脑”的开放心态。三一集团副总裁钟卫华女士和北京亿美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涛先生代表双方签约“工程机械数[详细]
    • 上海液气密协会与宁波市液气密协会座谈交流
      7月2日-3日上海液气密协会与宁波市液气密协会座谈交流,宁波市液气密协会秘书长介绍了2017年全市液气密行业企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2018年液气密行业发展特点与政策和措施,会上毛信强会长介绍了宁波市液气密协会的成长及宁波市液气密协会为企业和政府做出了许多贡献,鼓励同行企业之间多相互参观交流学习,上海液气密协会一行30余人参观了宁波索诺工业自控设备有限公司和赛克思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嘉兴的工厂。[详细]
    • 构建线上线下新零售共振 液压气动行业探索S2B2C新模式
      近日,全国第二届液压气动文化节在浙江横店影视城举行,探讨传统行业的新零售转型升级。此次活动的大亮点是,液总汇APP2.0版本的开启以及品牌旗舰店的开馆仪式。永灵、华岛、台湾旭宏、台湾欣三立、台湾油升、意大利达普马、恒源和启东高压等30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液总汇APP品牌馆。此次品牌馆的设立,也表明液总汇平台从1.0的注重产品价格到2.0注重产品品质的转变,同时更加注重商家的发货速度、物流选择[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